网上有关“文言文荷赞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文言文荷赞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荷赞》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有篇名为《芙蕖》的 ,没看到有《荷赞》这一篇 。
○芙蕖 原文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产于陆者曰旱莲。”
则谓非草本不得矣 。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
以芙蕖之可人 ,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
自荷钱出水之日 ,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 ,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 ,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 ,自夏徂秋,此时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 ,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夏蒂下生蓬,蓬中结实 ,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 ,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 ,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 ,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 ,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 ,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 。
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 ,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 ,望天乞水以救之。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2. 赞颂荷的古文,和它的全文翻译诗: 诗经.国风 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
不见子都 ,乃见狂且。 自译诗意: 山上小树纵横,沼泽荷花开盛。
未见美男子都,却遇轻薄狂人。 诗经.国风 泽陂 彼泽之陂 ,有蒲与荷 。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自译诗意: 在那沼泽水边 ,蒲草荷花并茂 。 那里有一美男,我将如何撒娇。
长夜耿耿无眠,眼泪鼻涕双抛。 《诗经》中已有荷花出现 。
虽是借景,亦为历代荷花诗词滥觞。故选入。
离骚(节选) 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自译诗意: 剪裁绿荷做时装,缝纫白莲制衣裳 。 君非知臣此中意 ,忠情如花有清芳。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 ,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 ,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 ,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 ,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 ,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 ,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 ,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 ,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
房垂易入手 ,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 ,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 ,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 ,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鸟雀呼睛 ,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 ,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 ,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 ,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 ,荷香沁沏金色秋 。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晓 ,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 ,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 ,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 ,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 。
3. 《荷赞》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篇名为《芙蕖》的,没看到有《荷赞》这一篇。
○芙蕖
原文
芙蕖与草本诸花 ,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产于陆者曰旱莲 。”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 ,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 ,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 ,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 ,自夏徂秋,此时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 ,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夏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 ,而能事不已 。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 ,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 ,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 ,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 ,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种植之利 ,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 ,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 ,望天乞水以救之。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
4. 文言文 夏日赏荷答案问题
《爱莲说》文中称莲花为“花之君子 ”,本文称莲花为“花之仙子” ,你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词?
解答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将莲花-荷花比作“花之君子”,主要是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的高洁品质,是从莲花-荷花的文化内涵 、文化意蕴上来解读的;而李盛仙的《夏日赏荷》则主要是从莲花-荷花的外在形态的角度来赞美莲花-荷花的,所以他将莲花-荷花比作“花之仙子” ,是说它的仙姿玉态,基本上未涉及莲花-荷花的文化内涵、文化意蕴。
两者对莲花-荷花的赞美各擅专场,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莲花-荷花 ,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两者结合起来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莲花-荷花的美。
我觉得两者结合起来更好。
附录:
夏日赏荷
原文
余忆年少时 ,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 ,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 ,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 ,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 ,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
注释
1、本文作者是李盛仙。
2 、欣然忘食:高兴得忘了吃饭。语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3、偕:偕同;一起。
4、少时:一会儿。
5、芙蓉:即荷花 、莲花 。又称芙蕖。
6、妙绝:极妙。绝:极。
译文
我回忆年轻时 ,居住在西湖 。每当到了夏天,面临湖水欣赏荷叶荷花,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有一天 ,会同几个朋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叶荷花,意兴正浓 ,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全部显示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惊 ,湖天一色 。荷花被雨水所冲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清丽雅致,实在是百花中的仙子啊。李太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我认为太贴切绝妙了。
5. 有关荷的文言文写荷花的诗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 ,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 ,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 ,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 ,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 ,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
一茎孤引绿 ,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 ,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 ,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
莲香隔浦渡 ,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 ,爱此红蕖鲜 。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 ,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
预想前秋别 ,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 ,侵晓窥檐语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 ,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 ,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
三五小船撑将去 ,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 ,荷香沁沏金色秋 。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 ,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 ,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 ,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
游女带香偎伴笑 ,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 。
六幅罗裙地 ,微行曳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 芰荷香喷连云阁 ,阁上清声檐下铎。
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
6. 莲花赞 文章及答案阅读《莲花赞》 ,然后答题。
莲花自古以来,一直为我国人民所称颂 。历代文人墨客爱莲,称它为“君子花” ,推它为知己,颂扬它“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其实 ,只是以莲花来标榜自己的超然出世罢了。 然而,说到莲花,我不禁想起了《荷塘月色》的作者 ,著名的诗人、散文学家,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他在 那贫困交织饥寒交迫的时刻,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 ” ,断然拒绝领取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救济 粮”,这不正是“出淤泥而不染 ”的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吗? 我爱莲花,爱它那朴实无华的风姿 ,爱它那不染污泥的风骨,也爱它那顺乎自然的独特美姿 。在烈日当空的时候, 是妩媚灿烂;在皎洁的月光下 ,则清影娇猗;风吹,是绿波翻腾,红裳飞衣;雨打,则碧婉倾摇 ,银珠戏跳。不论是 什么时候,不论大自然如何变幻,它总能展示出一幅优美动人的图画 ,使人心旷神怡。
1 、朱自清拒领救济粮,原因在于 ( )
2、结合文章的主题,试对“莲花”这一抒情形象作一番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说“历代文人墨客爱莲 ,推它为知己,颂扬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 ,只是以莲花 来标榜自己的超然出世罢了 ”其用意何在?这样行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简析:第 1 、2 题旨在考查我们以“莲花”这一形象的理解和把握。答案是:
1、美国的“救济粮”“具有收买灵 魂”的性质。
2、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的品质内涵并不是古代“墨客”们所说的超然出世,它的内涵 实质是“朴实无华的风姿” ,“不染污泥的风骨 ”,“顺乎自然的独特美姿”,而这,正是朱自清等革命先贤们的人 格写照 。
第 3 题是对塑造形象的手法上欣赏性考查 ,答案是:这样写,旨在指出古代文人墨客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莲花的品 质,虽以莲花自居 ,却并不以莲花的品质自律,其实,莲的品质的真正内涵是“朴实无华的风姿” ,“不染污泥的风 骨 ”,“顺乎自然的独特美姿”,写物是为了写人 ,赞莲是为赞像莲花一样的朱自清等革命先贤。这在写法上叫先破 后立,托物言志。
7. 古文《荷》干荷叶 刘秉忠干荷叶,色苍苍 ,老柄风摇荡,喊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蝶恋花 晏几道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 ,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甘草子 柳永秋暮 ,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 ,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荷叶杯 韦庄记得那年花下,深夜 ,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 ,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荷叶杯 韦庄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 ,不忍更思惟.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暮画堂空.碧天无路信难通 ,惆怅旧房栊.采桑子 欧阳修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 ,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归.临江仙 欧阳修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 ,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水芙蓉文言文
1. 玫瑰 李渔古文翻译
原文
花之有利于人,而无一不为我用者,芰荷是也;花之有利于人 ,而我无一不为所奉者,玫瑰是也 。芰荷利人之说,见于本传。玫瑰之利 ,同于芰荷,而令人可亲可溺,不忍暂离 ,则又过之。群花止能娱目,此则口眼鼻舌以至肌体毛发,无一不在所奉之中 。可囊可食 ,可嗅可观,可插可戴,是能忠臣其身 ,而又能媚子其术者也。花之能事,毕于此矣。
译文
花当中对人有益,而且它的益处都能被我使用的,是荷花;花当中对人有益 ,而且我离不开它所有侍奉的,是玫瑰 。荷花对人有利,本书的前面已经说过。玫瑰的益处 ,同荷花一样,而让人觉得可亲可爱,不忍心同它有短暂的分离 ,这一点超过了荷花。群花只能愉悦人的眼睛,玫瑰则使人的口眼鼻舌,以至肌体毛发 ,全在它的侍奉范围内 。可以熏香可以吃,可以闻可以看,可以插可以戴 ,既是一位忠臣,又能施展它媚人的妙术。花的本领,全集中在它身上了。
2. 文言文中饰以玫瑰的玫瑰的意思要根据语境结合具体上下文才能解释,古文中装饰用的“玫瑰”可能是“玫瑰花(类似今天的蔷薇) ” ,也可能是“美玉 、宝石“的名称 。以下可供参考:
1. 美玉。一说火齐珠。《尸子》卷下:“ 楚 人卖珠於 郑 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玫瑰 。”《文选·司马相如》:“其石则赤玉玫瑰。”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玫瑰 ,火齐珠也。 ” 唐 温庭筠 《织锦词》:“此意欲传传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 。”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珠玉》:“至玫瑰一种,如黄豆、绿豆大者 ,则红、碧 、青、黄,数色皆具。宝石有玫瑰,犹珠之有玑也。”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玫瑰伴函 ,珊瑚装柱 。”
2.喻诗文之美。 宋 王安石 《次韵答彦珍》:“手得封题手自开,一篇美玉缀玫瑰。 ”
3.落叶灌木名 。似蔷薇,枝密有刺 ,花为紫红色或白色,香气很浓。诗文中玫瑰多指这种植物的花。 唐 温庭筠 《握柘词》:“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 。” 宋 沉与求 《董罙大有诗索仆继和》:“遥想经行断堤曲,野花漂尽雪玫瑰。” 清 方文 《看**花得七绝句》之二:“玫瑰芍药本妖娆 ,**花开色更娇。 ”
3. 文言文版买椟还珠中饰以玫瑰中的以啥意思以:介词,用。饰以玫瑰:用玫瑰来装饰(那个装珍珠的匣子) 。
买椟还珠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 ,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 ,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
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 ,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装饰 ,用翡翠连缀。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 ,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
注释
1.楚人:楚国人。
2.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
3.珠:珍珠 。
4.于:向,对。
5.郑:郑国。
6.者: 。..的人。
7.为:做 ,制造。
8.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9.之:的 。
10.柜:盒子。
11.薰:香草;这里作动词, 用香料熏染。
12.以:用 。
13.桂:桂木.
14.椒:花椒,香料。
15.缀:点缀 ,装饰。
16.珠玉:珠子和宝玉 。
17.饰:装饰。
18.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19.辑:同“缉”连缀 。
20.羽翠:翠鸟的羽毛。
21.椟:盒子。
22.而:却 。
23.还:退还。
24.此:这,指代楚人的行为(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 ,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25.可:可以 ,能够。
26.谓:说,认为 。
27.善:擅长,善于。
28.未:不。
29.鬻(yù ):卖 。
4. 文言文中饰以玫瑰的玫瑰的意思要根据语境结合具体上下文才能解释,古文中装饰用的“玫瑰”可能是“玫瑰花(类似今天的蔷薇) ” ,也可能是“美玉、宝石“的名称。
以下可供参考: 美玉。一说火齐珠 。
《尸子》卷下:“ 楚 人卖珠於 郑 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玫瑰。”
《文选·司马相如》:“其石则赤玉玫瑰 。”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玫瑰 ,火齐珠也。 ”
唐 温庭筠 《织锦词》:“此意欲传传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珠玉》:“至玫瑰一种,如黄豆 、绿豆大者 ,则红、碧、青 、黄,数色皆具 。
宝石有玫瑰,犹珠之有玑也。”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玫瑰伴函 ,珊瑚装柱。 ”
2.喻诗文之美。 宋 王安石 《次韵答彦珍》:“手得封题手自开,一篇美玉缀玫瑰 。”
3.落叶灌木名。似蔷薇,枝密有刺 ,花为紫红色或白色,香气很浓。
诗文中玫瑰多指这种植物的花 。 唐 温庭筠 《握柘词》:“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
宋 沉与求 《董罙大有诗索仆继和》:“遥想经行断堤曲,野花漂尽雪玫瑰。” 清 方文 《看**花得七绝句》之二:“玫瑰芍药本妖娆 ,**花开色更娇 。 ”
5. 夸玫瑰花的古文句子李建勋春词日高闲步下堂阶,细草春莎没绣鞋。
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凰钗。温庭筠舞曲歌辞·屈柘词杨柳萦桥绿 ,玫瑰拂地红 。
绣衫金騕褭,花髻玉珑璁。宿雨香潜润,春流水暗通。
画楼初梦断 ,晴日照湘风 。李叔卿芳树春看玫瑰树,西邻即宋家。
门深重暗叶,墙近度飞花。 靓妆愁日暮 ,流涕向窗纱。
影拂桃阴浅,香传李径斜 。齐己蔷薇根本似玫瑰,繁英刺外开。
香高丛有架 ,红落地多苔。去住闲人看,晴明远蝶来 。
牡丹先几日,销歇向尘埃。徐凝题开元寺牡丹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 ,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徐夤灯花点蜡烧银却胜栽 ,九华红艳吐玫瑰。独含冬夜寒光拆,不傍春风暖处开 。
难见只因能送喜,莫挑唯恐堕成灰。贪膏附热多相误 ,为报飞蛾罢拂来。
玫瑰 李渔花之有利于人,而无一不为我用者,芰荷是也;花之有利于人 ,而我无一不为所奉者,玫瑰是也 。芰荷利人之说,见于本传。
玫瑰之利 ,同于芰荷,而令人可亲可溺,不忍暂离,则又过之。群花止能娱目 ,此则口眼鼻舌以至肌体毛发,无一不在所奉之中。
可囊可食,可嗅可观 ,可插可戴,是能忠臣其身,而又能媚子其术者也 。花之能事 ,毕于此矣。
1. 关于荷花的文言文
《芙蕖》(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 ,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 。”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 ,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叙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 ,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 ,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 ,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 ,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 ,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④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 ,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 ,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 ,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 。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 ,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2. 描写“水芙蓉”的诗词有哪些1.《渔家傲·七月芙蓉生翠水》
年代:宋 作者: 欧阳修
七月芙蓉生翠水 。明霞拂脸新妆媚。疑是楚宫歌舞妓。争宠丽 。临风起舞夸腰细。乌鹊桥边新雨霁。长河清水冰无地 。此夕有人千里外。经年岁。犹嗟不及牵牛会 。
2.《杂曲歌辞·乐府》
年代:唐 作者: 陆长源
芙蓉初出水 ,菡萏露中花。
几吹著枯木,无奈值空槎。
3.《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五章》
年代:唐 作者: 姜皎
龙池初出此龙山,常经此地谒龙颜。
日日芙蓉生夏水 ,年年杨柳变春湾 。
尧坛宝匣余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
愿似飘飖五云影,从来从去九天间。
4.《秋园夕眺》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木犀倜傥散麸金 ,松举笙竽竹奏琴 。
临水芙蓉自儿女,镜边刺绣晚沉吟。
5.《明发》
年代:宋 作者: 胡仲弓
明发占鸡唱,停骖数暝鸦。
半生多在路 ,十日九怀家 。
照水芙蓉色,满园荞麦花。
归田何日是,对客话桑麻。
3. 有关荷花的古文和诗词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 小娃撑小船 ,偷采白莲回——杜甫 荷花仙子荷中藏,云天池里总一现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 ,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 南朝,梁 沈 约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 南朝梁 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 ,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夏歌 南朝 ,梁 萧 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咏荷诗 江 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 ,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 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 ,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 ,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 隋 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 ,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秋池一株莲 隋 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 ,未肯即从风. 古风 (其二十六) 唐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 ,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 南朝梁 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 ,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 唐 李 白 涉江玩秋水 ,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 ,怅望凉风前. 子夜吴歌(其二) 唐 李 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咏江南可采莲 南朝梁 刘 缓 春初北岸涸 ,夏月南湖通. 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 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 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 江南少许地 ,年年情不穷. 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陈 祖孙登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 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轼不定 ,菱歌引更长. 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 越 女 唐 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 ,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东林寺白莲 唐 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 ,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 ,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 ,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京兆府栽莲 唐 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 ,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下有红尘扑 ,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 ,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四时歌》青荷盖渌水 ,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夏歌) 莲蓬人 鲁迅先生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扫除腻粉呈风骨 ,褪却红衣学淡装.好向濂溪(注:即周敦颐)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西洲曲》唱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江南曲》唱道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阶下莲 唐·白居易 叶展影翻当砌月, 花开香散入帘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 犹胜生于野水中. 蝶恋花 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 ,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白莲 [清]秋瑾 莫是仙娥坠玉珰 , 宵来幻出水云乡; 朦胧池畔讶堆雪, 淡泊风前有异香. 国色由来兮素面, 佳人原不借浓妆; 东皇为恐红尘涴 , 亲赐寒潢明月裳. 南乡子 李(字:王旬)珣珣 乘彩舫, 过莲塘, 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 , 争窈窕, 兢折团荷遮晚照. 南池嘉莲 唐·姚合 芙蓉池里叶田田, 一本双枝照碧泉. 浓丽共妍香各散 , 东西分艳叶相连. 自知政术无他异, 纵是祯祥亦偶然. 四野人闻皆尽喜, 争来入郭看嘉莲. 采桑子 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 , 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 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 香泛金卮 , 烟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归. 水龙吟 白莲 [清]史蟠 一湖晓色通明,露华千点香吹定.最怜伊处 ,洁分双藕,愁栽几柄.画里禅空,诗边秋淡 ,鹭翘无影.怕玉纤催桨,和凉折取,片雪坠 ,鸳鸯醒. 缡夜罗衣自整,隔相思,遥烟做螟.凝铅写素 ,者番心苦,微茫暗省.有恨凌波,无言立月,一丝风冷.被霜娥点破 ,平空洗出碧琉璃镜. 采菱诗 南朝·梁·江洪 风生绿叶聚, 波动紫茎开. 含花复含实, 正待佳人来. 重台莲 唐·李绅 绿荷舒卷凉风晓 , 红萼开萦紫莳重. 双女汉皋争笑脸, 二妃湘浦并愁容. 自含秋露贞姿洁, 不晓春妖冶态秾. 终恐玉京仙子识 , 却持归种碧池中. 生查子 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 移近溪头住. 闲荡木兰舟, 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 , 暗作廉纤雨. 翠袖不胜寒, 欲向荷花语. 芙蓉 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 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 , 西施原住萝村. 菩萨蛮 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 楼前溪水凝寒玉. 荡漾木兰船, 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 笑入鸳鸯浦. 波上暝烟低 , 菱。
4. 关于水的古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愿此作流水,潜浮蕊中尘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清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5. 描写荷花的古文描写荷花的古诗
1、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 ,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
2、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 ,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
3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 ,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 ,莲叶捧成杯。
4、采莲曲——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 ,风茎乍拂钿。
5、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 ,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
6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 ,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
7、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 ,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8、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9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 ,芙蓉仙子欣来游 。
10、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1、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 芙蓉向脸两边开 。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1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13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4、荷花——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 ,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15、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 ,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
16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17、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8、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 ,绿树阴阴向水湾 。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19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 , 歌声嘹亮赋采莲 。
20、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6. 求 文言文芙蕖 的原文芙蕖与草本诸花 ,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 。《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以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 ,其事不一而足 。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 ,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 ,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娇欲滴 ,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时在花为份内之事 ,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 ,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 ,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者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 ,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 ,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 ,不实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 ,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是草菅 。。打字打了好久。 。
7. 描写“出水芙蓉 ”的诗句有哪些1、《龙邱山》宋代诗人 陈举恺 原文:九峰湿翠秋光凝,亭亭出水芙蓉净。
译文:九峰山在雨后显得无比翠绿 ,秋光都像凝结一样,芙蓉从水中长出显得非常干净。 2 、《鹧鸪天·学画宫眉细细长》宋代诗人 欧阳修 原文: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
译文:在学着画宫中流行样式描画的眉毛 ,水里的芙蓉出水好像换了新装 。 3、《有所思一作长相思》唐代诗人 王贞白 原文:芙蓉出水时,偶尔便分离。
译文:芙蓉在出水之后,不久便会分离。 4、《庚戌八月二十二日恭闻奉天殿视朝》明代诗人 谢榛 原文:宫墙落杨柳 ,水槛出芙蓉 。
译文:宫墙下面落满了杨柳絮,水面上绽放出美丽的芙蓉。 5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代诗人 李白 原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译文: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 ,毫无雕琢装饰 。
关于“文言文荷赞”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雷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paung.cn/leiyu/15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雨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文言文荷赞》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雨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文言文荷赞”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文言文荷赞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 《荷赞》选自李渔《闲情偶...